《西南石油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 国 工 程 院 周 守 为 院 士 、校长赵金洲教授分别为师生做“碳达峰碳中和”学术报告

   期次:第663期      查看:383   


本报讯 (向发全)5月25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图书馆学术厅举行院士论坛,中国工程院周守为院士应邀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学术报告。校长赵金洲、副校长张烈辉及各学院师生代表500余人聆听了报告,张烈辉主持报告会。

周守为认为,世界正在从油气为主向非化石能源转型,中国正处于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多元发展、协调互补、此消彼长逐步向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转型。

周守为指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总体思路是节能提效,减少碳排放;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电网稳定性;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发展多样制氢技术;植树造林,提高碳汇;封存二氧化碳;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矿山”;建立碳汇交易市场及产业。他认为,节能提效是实现碳减排的最现实可行的路径,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周守为表示,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化石能源在很长时间内仍然是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在很长时间内仍然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能源安全上起着兜底的作用,其攻关方向为利用洁净化;油气仍然是我国主体能源之一,主攻方向为开发低碳化;可再生能源需要发展规模化;能源网络(油气管网、电网)主攻方向为数字化、智能化。我们作为化石能源生产者,应在化石能源的能量和物质同时高效利用上下功夫,提高化石能源的总体利用效率;鼓励化石能源企业碳中和自立。

周守为说,2060年目标的实现不是化石能源的终结,而是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到新阶段的新起点,是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国内能源多元发展,并实现碳中和。

周守为指出,在现实我国“碳中和”愿景过程中,保证我国能源安全是第一位的,节能提效是最基本的要求,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科技创新是必然方向,节能技术、储能技术须有突破。“用多种措施实现2060年碳中和是能够实现的”,碳中和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必将带来消费和市场的巨变,必有一些行业、企业成为未来市场的弄潮儿。

又讯 (李阳 大学生全媒体中心 姚孟东)面对碳达峰碳中和国家规划,西南石油大学将有什么作为?5月28日,校长赵金洲为500余名师生作了题为 《碳达峰碳中和 西南石油大学行动》的学术报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

赵金洲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分析了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必要性,交流了自己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思考,介绍了面对碳达峰碳中和国家规划,西南石油大学的责任和行动。

赵金洲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说,目前全球已经处于油气时代,中国还处于煤炭时代。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全球将依然高度依赖化石能源,而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中最低碳能源。因此,在非化石能源成为主力能源前,天然气将是全球特别是我国实现能源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最现实能源,加快天然气发展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最现实选择。

赵金洲强调,要想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中有所作为,我们必须告别跟随式创新,树立科技自信,勇于“开疆拓土”,力争在新理论、新发展、新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智慧和力量。西南石油大学要抢抓历史战略机遇期,强力打造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将大有可为。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赵金洲重点讲解了为实现 “双碳”目标,学校的“十大行动”,包括成立能源碳中和研究院、碳中和天府实验室;加快低碳天然气绿色勘探开发;油气地下原位制氢与高效转化利用技术;太阳能驱动H2S制氢;光-电协同催化高矿化度水制氢和减排CO2;二氧化碳绿色应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液态有机氢载体(LOHC)技术;光伏技术开发;全校师生齐心协力从身边小事做起,节能减排。

西南石油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769次访问,全刊已有4521526次访问